特朗普是否真的对中国把身段放低?背后会不会有其他的算计?不论如何股牛配,中方都不会掉入美方的陷阱,甚至说,还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最近一段时间,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态度,突然有了降低姿态的趋势,虽然这不禁让人眼前一亮,但细看之下又有些意味深长。
(特朗普对华态度转变)
首先是特朗普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的“过境”美国行程说“不”。要知道,美国向来是台湾地区官员“窜访国外”的支持者,而如今却让赖清德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。
这种安排,是否真的意味着特朗普想要调整对华政策?抑或只是为了探路可能的访华行程,而做准备呢?拜登时期的官员对此可是忧心忡忡,认为这似乎是在给中国递话,甚至很可能是在为未来谈判的筹码增添负担。
接下来股牛配,就是英伟达的H20芯片问题。众所周知,科技领域特别是AI芯片,一直是中美之间博弈的重要战场之一。然而,7月份的一则消息,让情况出现转变:在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游说下,特朗普政府竟然撤销了禁止对华销售H20芯片的决定。
(特朗普政府撤销禁止英伟达对华销售H20芯片的决定)
从某种程度上说,特朗普似乎更关注商业利益,似乎想要通过在技术出口上的让步,为美国企业打开更广阔的中国市场。
转念一想,这种“放软身段”的策略是否真的有效?美国国内的反对声当然少不了。一些分析人士已经在指责特朗普的举动,可能削弱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。
还有人担心,这会不会被中方视作美国在对等贸易谈判中“让步”的信号,从而更加坚定在和美方谈判时,增加自己的筹码。
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股牛配,有知情人士透露,自6月中美伦敦会谈后,美国实际上暂停了实施任何新的对华贸易管制。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某些有关中美经贸关系微妙变化的猜测。
(6月中美伦敦会谈)
其实看似特朗普放低了姿态,但换个角度,很可能是特朗普在暗中布置一场连环计:先表现出一定的开放与和解姿态,以获取中方的信任,进而取得合作成果,例如使得中美第三轮谈判顺利进行。
至于之后,再在合适的时机,重新推动对华强硬政策。若是按照这一分析,那反观中方的举动,我们显然没有掉进这个“陷阱”,而是已经做好了和美方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据悉,在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后,中方进行总结时表示,“根据中美双方共识,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%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。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,就经贸议题及时交流,继续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。”
首先,此番表态,印证了此前外界的猜测,即中美“关税休战”期限,要被继续延长3个月。
(中方总结中美第三轮谈判)
此外,延长“关税休战期”似乎是这次谈判唯一达成的共识,对美方而言,显然没有达到预期,毕竟最近一段时间,美方和多个国家都达成协议,如果这个时候,能同样和中方谈妥,自然是符合特朗普对关税政策的期待,只不过我们并没有如了特朗普的愿。
更进一步看,我们强调继续保持密切沟通,说明我们已经准备投入更多的精力,和美方好好解决关税经贸问题,这和美方的“快刀斩乱麻”不同,我们明显有更多的耐心,和美方好好的耗下去。
可以看到。特朗普想通过谈判打开中国的大门,但中国这边,门是开着的,但打算进去前,得拿出过硬的诚意。美国急切地想要中国放开稀土出口,而中国同样希望获得美国的先进芯片技术。但问题就在于,缺少先进芯片,对中国的影响不算严重,但缺少稀土将对美国从军工制造到电动牙刷的生产都造成致命打击。
这就是为什么中方一直保持淡定的原因所在。中国立场一直很明确:“谈,大门是敞开的;打股牛配,奉陪到底。”所以,特朗普能否通过谈判走进中国的大门,关键还在于他能交出多少诚意。反观我们的态度,自然也不会对美方横加其他的阻碍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