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1日,长江入海口,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地下30米,巨大的刀盘轰鸣转动,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最大开挖直径达16.66米的“沧渊号”盾构机开始穿江之旅,标志着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海太长江隧道A4标项目左线“沧渊号”盾构机始发。至此,“新万里长江第一隧”海太长江隧道进入双线掘进阶段。
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是江苏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,横跨长江入海口咽喉要道,项目北起南通市海门区,南抵苏州市太仓市,线路全长39.07公里,左线盾构隧道段全长9327米,按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,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/小时。
本工程盾构机的命名“沧渊”源自中国传统文化,其意为大海古称,典出“龙起于渊”的典故,寓意深远。“沧渊号”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.66米,整机总长176米财盈策略,总重量超过5650吨,是我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,标志着我国在高端隧道施工装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。
海太长江隧道是《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(2020—2035年)》和《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》重点推动建设项目,也是江苏“十四五”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,被誉为“万里长江第一隧”。项目建成后,可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的流量,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,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,提升过江交通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,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
据悉,今年1—7月,南通完成省级重要项目交通投资98亿元,占年度计划的56%。
铁路方面,北沿江高铁全线正在推进桥梁建设,桥墩基本完成,正在架梁施工,崇启公铁长江大桥进入钢梁施工阶段,北沿江高铁南通站全面开工建设,启东客整所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已初现钢铁长龙的模样。| 李梦竹 摄
过江通道方面,张靖皋长江大桥持续推进主塔、锚锭和引桥建设,北接线加快软基处理和梁板施工。
中交一公局集团张靖皋大桥A5标施工现场。| 谢狄宏 摄
港口水运方面,围绕“水运江苏”建设,天生港10万吨级粮油泊位工程、南通三夹沙成世海洋码头、吕四海力风电码头等一批码头项目交工验收,通州湾利柏特重工、协鑫LNG、华能煤电码头等开工建设;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疏港航道新江海河段航道完成护岸实体,东灶新河段正在推进护岸建设,双桥枢纽总体进度过半,新江海河船闸开工建设。
接下来,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将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,紧扣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和省、市重大战略,聚焦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攻坚,为“十四五”画上圆满句号财盈策略,交出优异成绩单,同时全面启动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,统筹谋划好后续交通发展方向。比如,加快通苏嘉甬高铁如东延伸段前期工作等等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